道岔岔心所形成的角,稱為轍叉角,它有大有小。道岔號碼(N)代表了道岔各個部分的主要尺寸,通常用轍叉角(α)的余切值來表示,即N=cotα=FE/AE。顯而易見,轍叉角α越小,N值就越大,導曲線半徑也越大,列車側線通過道岔時就越平穩(wěn),允許的過岔速度也就越高。所以采用大號道岔對于列車運行是有利的。不過,事物總有它的兩面性,道岔號數越大,道岔越長,造價自然就高,占地也要多得多。
當道岔軌型與連接線路軌型不同時,道岔鋪設時,道岔前后應各鋪1節(jié)長度不小于6.25米與道岔同型的鋼軌,在困難情況下,長度可減小到4.5米。道岔鋪設時,兩前后道岔間距小于9米時,道岔軌型應一致或兩道岔直接用異型軌連接。設有軌道電路的道岔,兩不同軌型道岔間的距離,尚應滿足設置絕緣接頭的要求。不同軌型連接處,不得設置絕緣接頭。
由于心軌的轉換與轉轍器同步,不會在誤認進路時發(fā)生脫軌事故,故能保證行車安全。這種單開道岔轍叉缺點是制造比較復雜,并較固定式轍叉長。單開道岔可動心軌轍叉包括兩根翼軌、長心軌、短心軌、轉換設備及各種聯(lián)結零件。包括鋼軌組合型可動心軌轍叉及錳鋼型可動心軌轍叉兩大類。心軌跟端有鉸接式和彈性可彎式兩種。鉸接式心軌跟端通過高強螺栓固定在翼軌上的間隔鐵能保證心軌與翼軌的相對位置,并傳遞水癥力。